只托管程式碼是不是正確的? CodePlex關閉了!?

CodePlex關閉了!? 只托管程式碼是不是正確的?

OK,這不是新聞了,這件事LAG了解了一下從去年10月就有消息了。不過LAG對這件事還是有點想法,幾天前就想來寫寫了。實際上也應該早就關完了,不過LAG卻是今年3月去申請帳號的….有點鬼怪就是了。

CodePlex是微軟(Microsoft)提供的一個代管程式碼的平台,就像是目前開源熱門的GitHub。實際上GitHub遠比許多平台起步的晚,確搏倒不少老前輩。Google Code是另外一個例子,同樣因為GitHub而關閉,Google自己也將許多軟體原始碼放到了GitHub上。而台灣曾經也有自由軟體鑄造場(OpenFoundry)也因為GitHub的成熟,而停止類似服務(雖然LAG沒有用過,不過印象還蠻深的)。

CodePlex關閉了!? 只托管程式碼是不是正確的?

甚麼是程式碼托管?

需要程式碼托管的很大一部份原因,是因為需要協同開發。此外因為版本控制系統的進化,這類平台提供的服務有相似處,也有相異處。那麼竟然是為了做協同開發,對於一些沒有能力架設伺服器的公司,或是開源軟體的貢獻者,這樣的平台就變得至關重要。簡單來說,就是網路上有一個讓你分享程式碼的地方,只要將程式碼丟上去大家都可以存取。

程式碼托管平台有哪些?

除了前述提到的GitHub和已經關閉的CodePlex、Google Code、自由軟體鑄造場外,還有Bitbucket、SourceForge、GitLab、OpenHub等等。實際上LAG還知道幾個,而Bitbucket是LAG主要在用的,因為他允許私人的倉庫。OpenHub  LAG對它還不太了解。至於SourceForge則應該是GitHub出來以前,最出名的平台。Notepad++曾經寄放放在上面。不過LAG再嘗試使用上有點麻煩,有興趣還自個兒研究。

只托管程式碼是不是正確的?

有了雲端(cloud),就不需要本地(local)?是否只需要把東西丟上雲端就好?這才是LAG我在想的。雖著CodePlex、Google Code、OpenFoundry的關閉,上面的服務也都不能用了,雖然不至於無法存取原始碼,但同樣道理,無名小站的關閉、Google Reader的關閉。資料只再雲端夠嗎?LAG自己還曾經失去過Xutie的資料。PChome和Yam的信箱記得也是固定會清除。同樣的雲端硬碟會不會那天也就不能用了?不過多數服務都會有一段時間讓人做備份,某種程度上不必太擔心。但LAG還蠻想再買一顆外接硬碟的(誤  不,LAG在考慮把自己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程式存回來保存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